印度尼西亚通过长航时无人机加强海上防御

古斯蒂·达·科斯塔(Gusty Da Costa)
分析人士表示,印度尼西亚计划采购12架ANKA无人机,这是印尼军事能力现代化、加强海上安全和支持国防制造自主化的重要举措。
根据这项价值21.82亿元(约合3亿美元)的交易,土耳其航空工业公司(TAI)将生产六架无人机,而印尼本土航空公司PTDI将在本地组装另外六架。 预计这些无人机将于2025年11月前交付,并将在印度尼西亚空军、陆军和海军进行整合,以加强对该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保护。
在应对海上安全挑战方面,中空长航时无人空中载具(UAV)将起到关键作用。
视频来源:土耳其航空工业公司/阿纳多卢通讯社/路透社
“印度尼西亚海域面积广阔,覆盖325万平方公里的水域和1.7万多个岛屿,对监控和防御造成了巨大挑战,”雅加达的国防研究院战略中心(Lemhannas Strategic Center)国防分析师马塞卢斯·哈肯·贾亚维巴瓦(Marcellus Hakeng Jayawibawa)向《论坛》表示。 无人空中载具将“通过加强早期威胁检测,并在恶劣环境下执行密集巡逻来提供战略解决方案”。
马塞卢斯表示,ANKA无人机配备先进雷达和红外成像,能够监控如北纳土纳海和阿拉弗拉海(Arafura)的非法捕捞,以及马六甲海峡等战略性贸易航道的海盗活动。
这些无人机除了提升海域感知外,还将加强雅加达应对领土争端和印太地区其他安全挑战的能力。
印度尼西亚国防工业政策委员会技术转让和补偿负责人约诺·雷克索普罗佐(Yono Reksoprodjo)博士向《论坛》表示,与土耳其航空工业公司的协议不仅涉及采购,还凸显出技术转让对提升印度尼西亚国防工业的重要性。 “印尼法律规定,每次从国外采购国防产品时,都必须包含贸易回报、国产化比例和补偿等义务,”他说, “这确保印度尼西亚能够建立起行动自主权,并最终实现类似产品的本土制造。”
此次合作符合印度尼西亚加强国防制造自给自足的目标,为先进武器的本土制造奠定了基础。
“如果项目取得成功,将给印度尼西亚带来巨大优势,”国立巴查查兰大学国际关系讲师谭库·瑞萨亚(Teuku Rezasyah)表示, “这有助于培养印度尼西亚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掌握这项技术,支持本土能力的发展。”
此次与土耳其的合作展示了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本土能力建设。 “这不仅仅是购买装备;更是建立可持续且具竞争力的国防生态系统。”
马塞卢斯指出,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其防务装备享有较高信誉。 “实现国防合作伙伴多样化对印度尼西亚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至关重要,”他说, “这一合作为联合研发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契机。”
古斯蒂·达·科斯塔《论坛》驻印尼雅加达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