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紧张关系南亚

实际控制线局势缓和为印度应对中国挑衅策略提供暂时喘息

曼迪普·辛格 (Mandeep Singh)

尽管中印边界争议地区的冲突已趋于平息,持续的紧张局势促使新德里在实际控制线(LAC)沿线加强防御,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实际分界线。

在10月份就军事脱离接触和巡逻安排达成协议后,2024年12月,时隔四年多后,双方恢复了关于边界争端的外交谈判。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近3500公里实控线的风波不仅限于军事对抗,北京愈发频繁地使用非传统手段来宣示其领土主张。

2020年,印度陆军卡车沿着该国北部边境行驶。 2025年1月,印度陆军参谋长表示,印度不会立即减少在该地区的军队数量。
视频来源:ANI/路透社

中国的手段包括“切香肠”(寻求通过渐进的方式改变领土现状),以及扩建基础设施,其霸道态度加剧了印度面临的长期挑战。 与此同时,据报道,北京从其控制的西藏地区招募青年组建民兵部队,这些部队能够开展特种作战。此外,中国还在该地区建立了军民两用的定居点,凸显出其手段的本质。 分析人士表示,总体而言,在这条脆弱的边界沿线,中国采用对话和军事姿态双管齐下的策略,继续考验着印度的决心。

“实控线沿线多个地点已经脱离接触,尤其在实控线西段的拉达克德普桑(Depsang)和德姆乔克(Demchok)区域,这些区域位于多山的拉达克地区,”新德里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普拉提克·乔什(Prateek Joshi)向《论坛》表示。

在最近达成巡逻协议后,中国军队撤离了这些区域。 自两国军队2020年中期在拉达克地区加勒万河谷发生致命冲突以来,12月中旬,首次重启了关于实控线问题的特别代表对话。 会谈涉及的议题还包括跨境贸易和水资源共享。

“虽然我们欢迎这些进展,但它们主要涉及边界管理,而不是解决边界争端,”乔什说。他最近在实控线沿线开展了研究。 “中国近期两项举动或成潜在破坏因素。”

中国计划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上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坝,引发了印度的担忧,印度高度依赖这条其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的河流。 专家表示,巨型大坝可能对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下游社区和脆弱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同时让北京能够在旱季限制流入印度的水量,或释放过量水流引发洪涝,从而将河流武器化。

此外,据《印度教徒报》(The Hindu)2025年1月初报道,新德里最近向中国提出了“严正抗议”,抗议其在中国和田地区设置了两个行政县,其中一个延伸至争议的阿克赛钦(Aksai Chin)地区。 此举被认为是加强北京在该长期争议地区的领土主张。

“这些事态发展均在实控线沿线发生,反映了一种常见模式,即每次在建设性的对话后,中国总会采取侵犯性的姿态,”乔什说。

乔什表示,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实控线沿线的敏感地区建设军民两用的村庄,据报道,这些村庄的居民包括人民解放军部队和预备役人员。 此类活动最初集中在实控线的东段,而目前在边境线的中段也出现了这类活动。 根据最近的卫星图像,北京恢复了“切香肠”战术,在拉达克地区和西藏之间有争议的班公湖区域周边开展建设项目。 北京最初于2020年向该地区部署了军队。

乔什表示,北京还在部署西藏民兵部队,这些部队擅长高海拔作战和监控。

乔什说,作为回应,印度正在提升军备,升级基础设施,并加强边境连通性。 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建设道路、桥梁和起降区域,部署精锐军事部队如特种边境部队和加鲁德突击队(Garud Commando Force),并实施发展倡议,以支持边境附近的社区。

新德里还加强了监控能力,以监控中国的动向和检测入侵。乔什说:“中国采取对话和侵犯行动双管齐下的做法,如扩建基础设施和提出行政区域主张等,凸显了印度需要做好准备,在实控线沿线进行持久的战略竞争。”

《论坛》撰稿人曼迪普·辛格印度新德里报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