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FOIP

团结 就是力量

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建设经济,加强印太地区安全

《论坛》员工

斯里兰卡走出了经济危机,体现出印太合作伙伴在短时间内共同完成艰巨任务的能力在增长。2022 年,当这个印度洋国家面临食品、药品和燃料价格飙升、普遍的财政不稳和政治动荡时,法国、印度、日本和美国一起伸出了援手。

经过债务重组、领导层更替、私人投资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斯里兰卡正在清偿2009 年内战结束后产生的巨额外国贷款。在2024 年 2 月的一次小组讨论上,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陆(Donald Lu)表示:

“没有比斯里兰卡的东山再起更具励志性的了。他们通过朋友的一点帮助,就做到了这一点。”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印太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蓬勃发展——无论是正式关系、松散结盟还是临时关系。随着冷战结束,全球化成为主流,各国认识到,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能够为其各自经济和安全提供助力。2024 年 6 月,在关于加强韩美联盟的对话期间,韩国前国家情报局局长金圭贤(Kim Kyou-hyun,音译)表示,现代地缘政治“不是一对一的网球比赛。相反,它更像复杂的团队运动,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角色,大家共同为整体战略做出贡献”。

合作伙伴关系汇集资源,鼓励分工,各取所长。

2024 年3 月,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利 (Josep Borrell)写道,欧盟与印太国家建立了经济关系,这“在40 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其目的是防止该地区重返“强权即真理”的局面。各国在经济、人道主义、安全和地缘政治领域团结起来,努力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

2023 年 9 月,在印度尼西亚“战斗训练中心” (Puslatpur)的“超级神鹰之盾”演习期间,印度尼西亚和美国陆军士兵讨论战略。基斯·索恩波(KEITH THORNBURGH)中士/美国陆军

“我们需要彼此帮助以稳定世界,”博雷利写道, “由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密切合作,避免冲突,并确保遵守国际法。”

盟友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军事演习巩固了维护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努力。2024 年 5 月,总部位于伦敦的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报告称,从 2003 年到 2022 年,美国与区域国家开展了 1113 次双边、小型多边和多边训练。而中国参加了约 130 次此类演习。

新西兰于 2023 年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呼吁建立“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网”,以维护各国完整性并改善国际关系。战略指出,支持此类联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智库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的研究员普拉尚特·帕拉梅斯瓦兰(Prashanth Parameswaran)博士向《论坛》表示:“在一个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地缘经济更加复杂的世界,印太各国正在建立更多合作伙伴关系,以最大程度把握机会,应对挑战。”

双边、三边、小型多边、多边关系

50 年前,东盟(ASEAN)和太平洋岛国论坛(PIF)还是新兴组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立。如今,这些组织已成为区域合作的龙头,吸纳了更多成员,并获得了国际影响力。

印太地区有很多合作组织。包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双边联盟;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等三边合作;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等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组成的小型多边关系;还有一些更大规模的小型多边组织。东盟有 10 个成员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则为蓝色太平洋国家提供发言权,该组织有 18 个成员,分散在数千公里的太平洋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总部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是南亚国家的联盟,有 8 个成员。

在危机时刻,无论是日本地震,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山体滑坡,还是斯里兰卡的经济危机,盟友和合作伙伴都会团结起来。

区域组织规模不一,小型联盟通常更具针对性。双边、三边和小型多边合作伙伴关系促使传统多边组织重新审视其使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将此称为“变迁的时代”。

如今的合作伙伴关系越来越注重制定政策,并取得实际成果。2024 年 6 月,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防务峰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表示:“要记住,每次我们来这里时,不只是来开会。我们也要取得实际成果。”

2023 年 8 月,在澳大利亚的“护身军刀” (Talisman Sabre)两栖突击演习期间,日本陆上自卫队人员靠近一处珊瑚海海岸。文森特·范(VINCENT PHAM)下士/美国海军陆战队

2023 年 1 月,在伦敦国王学院的讲话中,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指出,在东盟成立七年后的 1974 年,澳大利亚成为了东盟的首个对话合作伙伴。时至今日,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几十年来的安全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战略环境也在变,”黄英贤说,“在这一变迁中,我们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她说,各国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气候、基础设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机会和复原力。可以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共同应对挑战。“我们都寻求透明、能够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合作伙伴关系,”她说。

丹尼尔·井上亚太安全研究中心教授阿尔·奥勒斯(Al Oehlers)博士向《论坛》表示,过去五十年来,合作伙伴关系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扩大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上各种文化和经济体的互联和互相依存。通信和运输系统的提升,加上无法承受的对抗成本,帮助推动了变迁。“我们都面临同类问题,共同应对这些问题更为有效,”他说。

合作伙伴关系

在印太地区,以其历史悠久、有效性和标志性特征而闻名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包括:

东盟:支持者说,自我管理的方式非常适合这个多样化的东南亚国家组织,这些国家政府形式和外部盟国关系各不相同,该组织是外交活动的中心。东盟成立于 1967 年,其宗旨是应对经济和安全问题,成员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太平洋岛国论坛:该组织成立于 1971 年,其成员包括 16 个岛国和两个法属海外领土,其宗旨是通过这个集体平台进行国际交流,放大自己的声音。“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阵地,让太平洋小国能够与大国合作伙伴互动,”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表示。海平面上升和日益猛烈的风暴是太平洋岛国论坛的首要生存关切。

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该非正式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于2004 年,其初衷是应对印度洋海啸,2020 年代进行了重组,以应对印太地区的经济、人道主义和安全问题。中国反复无视国际法,促使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四个强大民主国家和经济大国团结起来。最近,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已将重点放在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

澳英美联盟:发起于 2021 年,是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安全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促进自由开放、安全稳定的印太地区。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设计、建造和下水常规武装核动力潜艇。同时,它还将推进其他能力,如量子技术;人工智能和自主化;超音速和反超音速武器;电子战;网络防御。

2023 年 7 月,在“护身军刀”两栖登陆演习期间,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士兵登岸。 澳大利亚国防部

军事演习

武装部队训练交流数量和复杂度的大幅增加,反映出印太地区合作伙伴关系的成长。其中一个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专业知识交流、实地训练、指挥和控制模拟以及实弹演习,将盟国和合作伙伴部队融合成具有互操作性的部队。参与者和观察员注意到,多国演习的需求在增长。

澳大利亚陆军中校迈克尔·亨德森(Michael Henderson)是第1装甲团指挥官兼 2023 年印度尼西亚“超级神鹰之盾”(Super Garuda Shield)演习中澳大利亚特遣队的指挥官。他表示,在特定战区演习部队和装备的机动具有重大价值。在美国国防部的一份声明中,亨德森表示:“这是我们作为澳大利亚国防军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展示我们在该地区投射可靠战斗力的能力和意愿,以及能够与合作伙伴和盟友一起做到这一点。”
“2024 超级神鹰之盾”演习共有 10 个参与国和 12 个观察员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和英国的人员与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军队一起参加了演习,总计约 5500 名军人。卡尔·施罗德
(Carl Schroeder)少校是英国陆军 B 连指挥官,驻扎在文莱。他向《论坛》表示,该多国演习加强了各支部队对其他军队的了解。“目的是建立这些关系,”他说,“这样,在未来,我们就能拿起电话,打给不同国家的人,然后说:‘有什么能为你效劳的?’”

扩大的军事演习暴露出一些后勤挑战,帮助部队进行微调,以便作战或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例如,太平洋国家之间广袤的海洋增加了人员和装备移动的复杂性。2024 年 5 月,弗林向《国防》杂志表示:“只要想一想我们开展移动和机动的范围有多广阔,以及完成这一切所需的后勤保障,就知道我们在这里做的事情有多了不起。”

多国演习还扩展到了先进技术。例如,在泰国的“2024 金色眼镜蛇”(Cobra Gold 2024)演习期间,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军人训练了太空领域的能力,以及陆地和空中作战的能力。日本的“2024 利刃演习”

(Exercise Keen Edge 2024)也通过与美国太空司令部和美国网络司令部的同步演练,扩大了全域合作。美国太空部队报告称,通过此类演习,部队为基本上属于未知领域的作战做好了准备。

据 IISS 2024 年 5 月报告,自 1991 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的优先事项发生了变化,军事演习也随之调整。该智库表示,过去 30 年的活动包括应对朝鲜武器集结,以及自治台湾可能遭到入侵等突发事件,执行人道主义任务,加强反恐努力以及维护南中国海航行自由等。

2023 年 9 月,在印度尼西亚  “战斗训练中心”举行的  “超级神鹰之盾”演习期间,一名印度尼西亚士兵进行瞄准。 基斯·索恩波中士/美国陆军

中国的侵略

据《外交政策》杂志 2023 年 12 月报道,在盟友和合作伙伴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合作伙伴关系之际,中共的霸道态度加剧了很多邻国的担忧。北京对外的野心和计划,以及其与俄罗斯和朝鲜的关系,令其名誉受损。

中共正在推进在该地区的主权和领土主张,如其对南中国海大部分地区的非法主张,而这些主张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主张相重叠。同样,朝鲜的导弹和核威胁也在促使美国在东北亚的盟友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如今,盟友和合作伙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防务合作伙伴关系,来对抗中共的军事扩张和朝鲜挑衅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决议。

在整个地区,其他国家拒绝了中共的计划,或因中共的计划陷入困境:

• 中共通过“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计划发放的很多贷款让斯里兰卡等国背上无法承受的债务。

• 很多蓝色太平洋国家和领地拒绝了北京的提议,导致中共提出的针对这些国家的 2022 年安全提议流产。根据兰德公司的报告,所罗门群岛单方面与中共签署了秘密安全协议,“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形象”,因为该协议无视太平洋岛国论坛达成区域共识的愿望。

• 中共对南中国海大多数地区的非法主张激怒了有重叠领土主张的沿海国家。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海岸警卫队和海上民兵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船只的骚扰加深了这些国家的敌对情绪。

• 中共对维吾尔人和西藏人等少数民族群体的虐待和压迫,以及对香港民主人士的镇压招致了广泛谴责。
未来展望

2024 年 3 月,在韩国的“自由之盾”演习期间,韩国和美国陆军士兵抢占了临时桥梁的部分区段。乔·坎图(JOE CANTU)专业下士/美国陆军

2024 年2 月,美国国务院报告表示,作为合作伙伴关系的首要倡导者,美国注意到近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发展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之成为适用于特定目的的灵活组织和对话机制,已成为了我们推动具体成果的重要工具,”报告表示,“我们与合作伙伴和盟友加强了双边关系,巩固了地区架构,汇集了集体力量。”

2023 年,美国在马尔代夫、所罗门群岛和汤加开设了大使馆,2024 年7月在瓦努阿图开设了大使馆,并将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外交政策》杂志 2023 年 12 月指出,虽然存在挑战和偶尔的挫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是历史上最深厚和最牢固的关系”。

威尔逊中心的帕拉梅斯瓦兰表示,中国的行为是促使合作伙伴关系增加的一个原因,但印太地区各国也在应对国际规则所面临的挑战、东盟等多边机构承受的压力,以及气候变化、供应链转移和数字化等趋势的加剧。
“印太地区合作伙伴关系的扩展表明,我们将看到更加多元化的机制格局,出现双边、小型多边和多边关系的混杂组合,形式有时服从功能,功能有时服从形式,”帕拉梅斯瓦兰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