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阿布卡(Tom Abke)
由于政治与经济政策的限制,中国顶尖人才大量流失,可能会对中国的国防工业构成重大挑战,尤其在人工智能(AI)和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创新领域。 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共产党(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治下,高技能专业人士的外流,以及越来越严格的创新监管限制可能会损害中共的长期军事能力和重要任务行动准备,如对自治台湾的潜在入侵。
中共变本加厉的威权统治让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专业人士越来越不满,其中大量人士去国外寻找机会,以规避国内的限制。 兰德公司高级国际国防研究员蒂莫西·希斯(Timothy Heath)博士表示,例如,中共在疫情期间的清零政策(包括严格的隔离),以及强制性的政治学习,加上不断萎缩的就业市场,让中国的劳动人口越来越感到前途无望。
据《纽约时报》报道,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22年移民海外的中国公民数量比入境移民数量多了31万。 在2023年前九个月,这一数字已经追平了2022年总数。 据《纽约时报》2023年年底报道,在最近的移民中,有很多是留学后选择留在当地的中国年轻人,或寻找更好机会的技术从业者。
中国的国防产业传统上依靠大量国家投资支持,对于这一产业来说,人才流失构成独特的挑战。 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削弱了创新能力,限制了中国开发和维持国防技术的能力。
“中国早已明白,投资从来无法保证出成果,”希斯说, “国家进行了慷慨的投资,资金从来不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最大瓶颈。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创造条件,招募合适的人才,创新才会蓬勃发展。”
北京对AI等高科技行业的严格监管旨在加强安全和国家控制,但可能会减缓技术发展。 2023年7月,中国颁布了管理大型语言模型等生成式AI的监管措施,据称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要求科技人员做出优异的成绩,却限制他们的工作自由度——希斯表示,要同时实现这两点“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很多年轻人选择出国,在更为合理的条件下工作”。
中国的政治气候也在推动人才外流。 该国的《国家情报法》要求公民和组织机构协助情报工作,让高技能劳动者和企业感到为难。 据报道,这种压力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的氛围,驱使专业人士出国另谋高就。
中国的人才流失威胁到了其军事现代化。 希斯表示,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希望通过AI增强工具,实现其部队的“智能化”。 然而,人才池的萎缩和专家的不断流失可能会导致“挫折和延后”,影响了北京开发和部署先进系统的能力,这些系统对现代战争至关重要。
“这可能会妨碍解放军建设先进定位和自主无人系统的能力,这类系统能在台海突发事件中派上用场,”希斯说。
《论坛》记者汤姆·阿布克(Tom Abke)新加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