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员工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继续表现低迷,二季度增长速度放缓到4.7%,相比一季度的5.3%有所下降,且低于预测。
与此同时,鉴于中国共产党(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设立了野心勃勃的目标,要求在制造业、科技领先地位和军事实力方面超越美国及其盟友,很多分析人士怀疑中国是否能轻易调整方向,以缓解其公民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 这个政权缺乏透明度,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法国信贷机构法国兴业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姚炜表示,中国经济显露出“严重的不平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她在2024年7月的研究文章中写道:“经济在外部需求和供应推动下勉强维持,而国内需求仍然非常疲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很多分析人士将经济下滑的原因归结为房地产崩盘、消费支出疲软,以及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不断加剧的贸易紧张关系,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习近平在政治和领土扩张方面的霸道行径。
专门研究中国房地产的可研智库表示,过去几年来,至少50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拖欠国际债务,包括该国最大的一些房产商,其违约总金额达到几千亿美元,超过50万人失业。 此前,房地产和相关产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 与此同时,据新闻报道,中国各地有超过2000万套已售新房未能完工,导致买房人陷入困境。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各省市也面临总额几万亿美元的债务。 观察人士报告称,债务利息导致当地政府无法提供服务和开支来满足民众需求。
中国的房地产危机已蔓延到银行业。 2024年5月,《经济学人》报道称,3800家银行机构(占中国银行体系的13%)持有的总额54.14万亿元(约合7.5万亿美元)资产面临坏账。 分析人士表示,在7月的一周内,40家银行消失,可能会导致更多危机。 据《经济学人》报道,一家名为辽宁农村商业银行的借贷机构接管了其中的36家银行。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未对系统性薄弱环节进行透明的改革,中国的银行业仍然面临风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很多分析人士主张提供更多经济刺激,来重振消费,并开展经济改革,以恢复私营部门的信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7月下旬,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略微下调了中期借贷便利,放松了货币政策,银行按该利率向个人和企业放贷。
不过,很多经济学家怀疑该措施作用有限,不会解决中国经济和惨淡金融业的深层问题。 他们也怀疑,鉴于中国的债务负担和损失更多外国投资的风险,是否会有更多刺激措施出台。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大量投资先进制造业加快了通货紧缩。
2024年7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刘浩典在《外交家》杂志上写道:“即使中国制造业具有高度竞争力,且该国的出口增长继续保持强劲,这也不足以抵消国内需求疲软的影响。”
独立记者萧茗(Simone Gao)当月在The Hill网站上撰文写道: “中国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表明,中国经济可能正在脱离习近平的掌控。在尝试复苏经济失败后,有迹象表明习近平正转向更深入的计划经济来解决这些问题。”
刘浩典质疑习近平以国资为主导的社会工程产业政策方式是否会有效。
他在《外交家》杂志写道:“当政策受到上层的意识形态,而非市场信号为主导的指令驱动时,就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他提到了中国监管机构2020年年底对互联网行业的打压,包括电商、游戏和消费金融,造成市值蒸发超过60%。 他还提到了中共的新冠疫情政策从严控到彻底放开管控,并通过打压消费和增加储蓄,起到了类似的经济效果。 刘浩典写道:“其结果是导致中国未能出现疫情后的经济反弹,这一点与几乎所有其他经济体都不同。”
国家混乱的信号和突然的政策转向令市场冲击加剧,遏制了消费者信心,使得企业和个人难以进行长期规划。
刘浩典写道:“更加以意识形态为导向、专注于安全的政府可能会造成不确定性和动荡,延缓经济复苏,而不是缓冲经济免受外部冲击并增强其灵活性和复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