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登船协议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保护专属经济区
《论坛》员工
登船计划是印太地区成功的多边渔业监控和执法工作,其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当时,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建议成员国制定互惠执法协议。
1993年,纽埃南太平洋地区渔业侦察和执法合作条约生效。 曾担任六个太平洋岛国外交代表团副团长的前美国外交官理查德·普鲁特(Richard Pruett)最近为乔治城大学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研究中心撰稿称,该协议的第六条是登船计划的基础。
根据该条款,参与国可通过附属协定,允许另一方将渔业监控和执法活动扩展到该国的领海和群岛水域。
登船计划是美国印太司令部的战区安全合作倡议的一部分,该倡议寻求加强区域稳定和安全。
2008年,库克群岛和美国建立了首个登船机制。 美国海岸警卫队现在与12个印太国家签订了双边渔业执法协议。 通过这些协议,各国军队和/或海事执法官员可以在各自水域登上其他国家的船只,并进行执法,包括专属经济区。 他们可以拦截、检查和拘留涉嫌非法海上活动的船只,尤其是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
对于小岛国来说,登船协议尤其有价值,小岛国可能缺乏海上人员和资产,来为其广阔的专属经济区提供充分的保护。
印太地区的参与国还包括斐济、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瑙鲁、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汤加、图瓦卢和瓦努阿图。 密克罗尼西亚、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还扩展了协议,允许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没有其各自执法官员登船的情况下开展执法。
2023年5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扩展协议的时候,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我们作为区域安全合作伙伴共同努力。 我们正在推进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共同愿景。”
最近,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错误地宣称悬挂其国旗的渔船在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不受执法管辖时,登船计划再次引起了关注。 据路透社3月份报道,事实上,根据遵循国际法制定的登船协议,瓦努阿图警方和美国海岸警卫队发现了六艘中国渔船违反了瓦努阿图的渔业法。
“我们开展这些登船行动,是在东道国的邀请下进行的,与他们合作保护其专属经济区。”美国海岸警卫队少将 迈克尔·戴(Michael Day)向记者表示, “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建立在遵守国际规则、规范和法律的基础上,我很荣幸地说,海岸警卫队遵守所有国际法,这些是合法的登船行动。”
据博纳新闻社报道,2024年1-3月期间,美国海岸警卫队快艇哈里特·莱恩号在巡逻中根据登船协议进行了28次登船。
2024年2月下旬,美国海岸警卫队还宣布,作为“蓝色太平洋”行动的一部分,来自快艇奥利弗·亨利号(Oliver Henry)和基里巴斯警方海上部门的人员在基里巴斯的专属经济区内登上了两艘悬挂中国国旗的渔船,并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渔船进行了监控。 没有发现违规行为。
根据美国海军研究院报告,中国拥有4,600艘远洋船只,是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队,每年深入公海。 专家表示,中国渔船经常侵犯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
普鲁特表示,中国越来越担心登船计划会扩展到菲律宾或越南,这些国家拒绝接受中国在南中国海任意而广泛的领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