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员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无端入侵乌克兰导致其独裁政权遭到孤立和削弱后,现又与中国产生了矛盾,在莫斯科所剩无几的支持者中,中国是最重要的一个。
矛盾的焦点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棘手的领土争端,这里是莫斯科太平洋舰队在海参崴的司令部所在地,被认为是通向资源丰富的北极的战略门户。虽然这两个邻国之间签署了一系列条约和协议——这些条约和协议可追溯到几乎两个世纪前,但一些中国民族主义者坚持认为,俄罗斯从封建王朝时代的中国窃取了该地区。同时,与北京有关联的公司悄无声息的投资引发了偏远地区俄罗斯公民的猜忌。

在2024年2月的一次采访中,普京再次引用了被证伪的历史主张,为两年前入侵乌克兰辩护,这次入侵使欧洲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冲突,并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混乱。
据《新闻周刊》报道,普京避重就轻的言论激怒了中国的社交媒体用户,一些人绕过中共的审查机制,对他的虚伪表达不屑。一名用户发贴说:“根据历史,俄罗斯应该将100多年前抢走的海参崴和广阔领土还给我们。”
此类领土主张不仅限于社交媒体。2023年8月,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一张地图,除了其他的单边和任意划分外,这张地图将俄中边界的黑瞎子岛(Bolshoy Ussuriysky Island )标注为中国领土。《新闻周刊》报道称,这张地图无视两国近20年前的协议,该协议将350平方公里的黑瞎子岛大致一分为二。作为交换,北京同意不对俄罗斯领土提出额外要求。
先前版本的地图还对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俄罗斯领土进行了重新命名,替换成中文名称。
这场争端至少从1860年起持续至今,当时统治中国的王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将该地区割让给了沙皇俄国。一个世纪后,中国和苏联的共产党部队在海参崴以北的边界发生冲突。
约有800万人居住在俄罗斯广阔的远东地区,这里富含自然资源,包括石油、煤炭、黄金和鱼类。据《南华早报》报道,与该地区接壤的三个中国省份居住着约9000万人。海参崴在莫斯科以东6500公里,是该港口城市到北京距离的近五倍。
这一局面被称为“地缘政治的定时炸弹”。
虽然在莫斯科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继续支持莫斯科,但分析人士质疑北京的承诺和动机。他们指出,虽然中国最北面的边界在北极圈以南1500公里处,中国仍试图成为北极大国。
兰德公司2022年12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将自己称为‘近北极国家’,它发明这个名称,目的是在北极的治理中获得更重要的地位。”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普京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声称友谊“无上限”,北京可能会试图利用莫斯科被削弱和分心的机会,来推进其在远东的主张。该争议地区将中国与日本海和俄罗斯北极海岸线沿岸的北海航线分隔开来,该航线可将欧洲与印太地区之间的距离缩短约40%。
“中国的行为应结合具体背景来看,”《国际政策文摘》中的一篇文章指出。“虽然中俄之间有各种相互支持的陈词滥调和保证,但中国一直不愿意让俄罗斯获得先进的导弹和无人机技术……或进一步扩展天然气和管道协议。
中国想把海参崴周边的远东地区要回来,对此毫不掩饰,”2023年8月的文章指出。
北京领土蚕食和土地抢夺的历史记录(从南海到喜马拉雅地区的印中边界)只会加剧俄罗斯对放弃主权的担忧。
2023年12月,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The Jamestown Foundation)在《欧亚每日关注》(Eurasia Daily Monitor)中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对俄罗斯的乘人之危不应令人惊讶。据专家观察……北京对莫斯科的支持只是为了服务中国的利益,如将俄罗斯的反西方言论用在自己的宣传中,将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视为‘资源殖民地’。中国不会为了帮俄罗斯而损害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