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员工
图片由澳大利亚国防部提供
澳大利亚国防部将技术和创新视为优先事项,来维护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和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尼格尔·麦克金蒂(Nigel McGinty)博士是该部门的首席技术官,负责科学战略、通信和国际交流。麦克金蒂是3月份在夏威夷举行的 2023 年太平洋作战科学与技术(POST)会议的小组成员,他与《论坛》谈到了他的使命,即营造一个鼓励原创想法和多边合作的氛围,来开发和部署新技术。以下对话经过编辑,以符合《论坛》的排版要求。

您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您希望实现什么?
我的职责是在适用于国防和安全的方面制定和指导组织的科学战略——科学、创新和技术。澳大利亚将走向何方,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对于那些不从事这些领域工作的人,我们必须解释这些领域对澳大利亚国防根基的重要性——始终以清晰而引人注目的方式阐明我们需要的前进方向。
国际合作对国防科技小组(DSTG)至关重要。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国际伙伴关系取得成果,我的部分职责是帮助建立这些关系。很大程度上,这就是与人打交道,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与很多国家建立了牢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韩国、法国和瑞典。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至关重要。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我有一个团队与我共事,帮助领导和推动国防科技小组的协作工作。
我们希望更多地侧重于下一代能力。这是我的挑战。当我最终完成这项使命时,我想说,我们帮助澳大利亚的国防科技产业变得更大、更好、更强。
与各国独自进行创新和发展相比,以多边方式应对挑战是否更有价值?
采取多边方式可能更有价值,但也会花费更多时间。做个比较,假设一个房间里有三、四个人在试图设计一些东西。每个人都会试图将他们的想法融入项目中,对吧?另一种选择是,为了建立动能,一个人开始滚动球,然后其他人加入,提供助力。项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从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获得模板,然后其他人加入其中。我们必须开放,引入合作者。
合作项目必须满足所有伙伴国家的需求,最简单的是如何融入部队架构。项目必须按照共同设计理念发展。我认为这是开发某种东西的实用方法,而且可以很快实现。否则,如果有很多利益攸关方提出需求,就会受困于过于复杂的体系。我们必须解决这种困境。
合作伙伴关系是未来的方向,大家以互动、不断发展的方式共同努力。这方面的例子有技术合作计划,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在战略主导的科学技术倡议方面进行合作。这是一个交流思想和专业知识的论坛,可以扩展每个国家的研发成果,同时避免重复,提高互操作性。

共享信息是否会危及国家安全?
我明白,每个国家都要保护自己的瑰宝。然而,科学原则的本质是发表和同行评审——实现开放科学。考虑到应用,以及技术或科学突破是否会带来军事能力优势时,我们需要在周期的后期加大保护力度。
在我们的国防部门中,为了真正实现无缝、协作、创新和创造性的时刻,我们在信息处理方面应有更大自由度。
这需要以信任为基础。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一致的。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现在看到灵活性大幅提升,以及各方更强有力地推动进一步研发。这太棒了。
您说过,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速度要快。这是否矛盾?
我不这么认为。请记住,一些伟大的艺术家创作优秀作品的速度是很快的。开发和部署不需要 10 年时间。二战都没持续那么长时间,看看那段时间内诞生的想法和创新。我们需要着眼于有实用价值的开发项目,但也要研究如何快速开发。我们从 Model T 起步,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出劳斯莱斯。这是另一方面。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受困于 10 年开发周期,是因为我们要计算一项开发所需的各种不同参数,而不是坐下来以协作的方式来理解协同设计要素。就是说,哪些事情我们能够迅速完成?比方说,我们是否能完成 90%希望实现的东西?我们也许只需要一周就能做到。但如果要实现 100%,得花上五年。
在能力发展的方式方面,国防是非常传统的。然而,传统方法可能会很慢,而且成本极高。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加速技术的提升,从而带来能力优势,尤其是对澳大利亚或小国而言。如何通过具有某种倍增效应的技术和能力,实现不对称的优势?
我们需要探索非传统的方式,将大家聚集在一起,确定哪些目标可以快速实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这种能力,而不是试图第一次就造出劳斯莱斯。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和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其本质都是不断改进。因此,我们需要能够先获得一些转型能力,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进。从本质上讲,这就是我所倡导的。
政府(尤其是国防部门)和私营企业之间现在是否有更多的沟通?
这就是此次(太平洋作战科学与技术)会议的目的。彼此之间的联系是否更紧密?是否更强调让私营企业与政府、国防部合作,来解决问题?是的。2016 年,我们的国防部实现了转向。我们提出,业界对国防能力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我们与业界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这包括国防的所有活动,但尤其是包括研发。所以这一点很重要。2016 年,澳大利亚通过创建国防创新中心和下一代技术基金,对创新开展投资。我们已经能够通过赞助和建立小产业、小公司的计划来提升标准。中小企业将研究人员与商业化合作伙伴联系起来,来探索潜在的机会。正在以这种商业模式建立公司。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公司创造了独特的创新体系。“先进战略能力加速计划”是澳大利亚国防创新体系的下一场革命。
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这一行成本很高,资金从来不是次要因素。但最大的挑战是要找到能够完成任务的人,能够发现我们所需实现的目标,并将其融入技术的人。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我们需要一类特殊的人才,能够阐明愿景,然后努力逐步实现愿景。在这方面,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做得很好。
只要能兜售一个愿景,就可以吸引人们参与进来,组织融资,组建公司,让军人和科学家参与进来。这种联系是关键。我们有哪些可以遵循的路径?如果清晰阐述了使命,让每个人都很清楚,而且配备了合适的人才,那么事情就会顺利开展,开始向前发展。就可以开始建立计划。
澳大利亚正在投资于创新。澳大利亚的体系发展出了吸收更多人才的能力,现在拥有了一个更为成熟的创新生态体系。
太平洋作战科学与技术之类的会议有价值吗?
当然。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活动。我们需要保持更密切的联系。通过科技,我们能够定期会面,世界也变得更小了。不过,见面和建立关系是关键。此类交流能够简化建立谅解备忘录(MOU)和做出项目安排的过程。我通过太平洋作战科学与技术等线下活动和线上活动,与五角大楼的同事联系,次数超过疫情前的任何时期。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我们增加沟通,因为无法一直见面。在疫情爆发前,我们每年在会议室聚几次,讨论机会。然后我们回到各自的国家,在国内开展工作。在新冠疫情期间,像此次会议之类的很多活动都无法进行。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沟通方式。我们看到了频繁讨论的价值,我们现在对讨论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为了建立强大而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我们需要将太平洋作战科学与技术等活动与在线互动融为一体。我想说,对我这个在澳大利亚的人来说,线上会议的时间确实有点早。但是,科学不分时区。
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科技正在迅速发展,令军队转型。自主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高超音速推进和超级连接是这种转型的基础。虽然可能很可怕,但一切皆有可能。世界正在变化,需要通过合作伙伴关系来应对这种变化。虽然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在提升,但毫无疑问,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减少官僚主义,以更高效的方式做事,并保持更高的透明度。力求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