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关系全球公域大洋洲

澳大利亚在印太地区培育粮食安全项目

汤姆 阿布卡(Tom Abke)

澳大利亚正通过开创性的农业项目和创新的渔业管理,来解决从柬埔寨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饥饿和粮食安全问题。 堪培拉这项工作的核心基于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这是一个成立于1982年的政府机构,与200多个国内外机构合作,支持东非和南部非洲、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项目。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印太地区有超过3.7亿人营养不良,占全球受严重粮食不足影响人口的一半左右。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最新的“研究促进发展”项目旨在实现内陆养鱼业的革命。 这项耗资1203万元(约合170万美元)的计划以罗非鱼(这种淡水鱼是很好的低脂肪蛋白质来源)为重点,旨在解决关键的营养需求,同时促进当地人的生计。 该研究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领导,并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渔业管理局合作,旨在将城市附近和其他城市地区的养鱼业商业化,为经济增长和粮食安全提供可持续的途径。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透露,该项目符合巴布亚新几内亚的2050年愿景和该国的2023-2027年中期发展计划,反映了对于强大当地社区, 保障可持续水产养殖的承诺。

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杰斯蒙德·萨穆特(Jesmond Sammut)表示,据他观察,引入养鱼业会推动社会变革,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水产养殖业从2009年的约11,000个养鱼场增长到2023年的70,000多个,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萨穆特在2023年9月的新闻稿中说:“居民饮食中蛋白质的增加最为明显,同时农民的自尊和自豪感的增加也令人振奋。”

在2002年独立的150万人口岛国东帝汶,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项目已经引入了19个新的作物品种。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在2023年12月的新闻稿中表示,该计划与西澳大利亚大学(西澳大学)协调,已被全国各地的小农户所接受。 包括红米和杂交玉米在内的新品种是澳大利亚和东帝汶之间二十年农业研究的成果。

这些新品种在最近在东帝汶首都帝力举行的国际研讨会上亮相,总统若泽·拉莫斯-奥尔塔(José Ramos-Horta)博士亲自出席了该研讨会。 根据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数据,西澳大学牵头的社区农业创新计划侧重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盈利能力,从而改善农村生计。

与此同时,在柬埔寨,随着2023年11月暹粒省格罗兰(Kralanh)区斯莱格渔道(Sleng Fishway)的开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贡献备受瞩目。 该基础设施项目是这个东南亚国家的首个此类项目,旨在振兴渔业和促进农村繁荣。 该渔道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出资建设,让鱼类能够在1.4米高的堰中游动,旨在促进鱼类迁徙,确保31个村庄的2万多名居民能获得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据该机构报告,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柬埔寨渔业管理局和当地社区也参加了这项合作,凸显出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让不同利益攸关方参与,实现可持续成果的方式。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在老挝万象和斐济苏瓦设有区域办事处。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表示,其在印太地区的项目凸显了其通过提高生产力和可持续农业来减少贫困、改善民众生计的愿景。

《论坛》记者汤姆 阿布克(Tom Abke)新加坡报道。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