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全球公域气候

报告指出,中国清淤疏浚危及南海珊瑚礁

自由亚洲电台

一份新的报告发现,对南海海域声索主权的国家(主要是中国)的清淤疏浚和其他海上活动破坏了珊瑚礁,造成珊瑚礁大面积的摧毁或严重破坏。

2023年12月中旬,亚洲海事透明度倡议(AMTI)报告称:“近几十年来,捕捞、清淤疏浚和垃圾填埋的增加,以及巨型蛤蜊捕捞,对地球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数千种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对西菲律宾海萨比纳浅滩的调查显示,海洋生态系统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海床褪色。 官员们表示,2023年9月的调查揭示了珊瑚礁被严重破坏,而此时中国海上民兵船只正好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
视频来源:菲律宾海岸警卫队

根据华盛顿特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AMTI项目的数据,南海的岛屿建设工作已经摧毁了超过25平方公里(6,200英亩)的珊瑚礁,其中75%的破坏由中国造成。中心智库

另外66平方公里(约16,300英亩)的珊瑚礁因中国渔民捕捞巨型蛤蜊而受损。

中国和越南的工业级捕捞,特别是使用沿海底拖网的底拖网捕捞,严重破坏了海洋环境。 报告称,南海的总体鱼类种群已经枯竭,虽然捕捞力度增加,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渔获量一直停滞不前。

AMTI研究人员分析了包括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台湾在内的南海地区主权声索国的岛屿建设活动造成的珊瑚礁破坏。 北京声称几乎整个战略水道都是其领土,并继续无视国际仲裁法庭2016年的裁决,该裁决驳回了这一主张,认为该主张在法律上无效。

为了支持其主张,中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海上前哨基地,并通过诸如疏浚海底以收集填埋材料或填海造地等侵入性方法开发人工岛屿。

AMTI报告称:“中国通过疏浚和垃圾填埋造成的珊瑚礁破坏最为严重,埋葬了大约4,648英亩(18.8平方公里)的珊瑚礁。” 这比越南造成的破坏程度多三倍左右,越南造成的破坏排在第二位。

这份题为《深蓝疤痕:对南海的环境威胁》的报告阐明了中国的疏浚方法:“其绞吸式挖泥船切入珊瑚礁,并通过浮动管道将沉积物泵送到浅海区域,将其作为垃圾填埋场。 在这个过程中,海底遭到扰乱,形成了磨蚀性沉积物云,杀死了附近的海洋生物,并扼制了珊瑚礁自我修复的能力。”

北京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进行了大部分人工岛建设,到2022年,三个最大的珊瑚礁——渚碧礁、美济礁和永暑礁已经完全军事化。

其他声索国使用了破坏性较小的疏浚方法。

AMTI报告称:“直到最近,越南主要使用蛤壳挖泥船和建筑设备挖掘浅礁部分,并将沉积物沉积在填埋区。” “这种方法速度较慢,对周围区域造成的附带损害较小。

“然而,最近越南开始使用像中国这样的绞吸式挖泥船。 越南南海前哨站的大规模扩张仍在进行中,并将对周围的海洋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报告发现。

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台湾对海洋地貌的开发程度较小,并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马来西亚工程专家卡马鲁扎曼·莱吉曼(Kamaruzaman Legiman)说:“在疏浚和填海工程期间,通过更多的沉积和羽流控制,疏浚的危害将更小。” “还可以通过频繁的水质检查来实施额外的缓解措施,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损害。”

AMTI还报告说,巨型蛤蜊捕捞破坏了大片珊瑚礁:“近几十年来,捕捞巨型蛤蜊, 以获得它们美丽的贝壳正在越来越流行。 它们与象牙相似,正在变得极难获得或只能非法获得。”

这些贝壳在中国被雕刻成珠宝或雕像出售,每件售价高达75.65万元(约合10.6万美元)。

据AMTI报道,中国渔民使用一种极其有害的方法“拖动特制的黄铜螺旋桨”来挖掘珊瑚礁表面,“更容易收获附着在珊瑚礁上的活蛤和死蛤”。

因此,许多南海珊瑚礁现在都有弧形疤痕。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