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克斯·金(Felix Kim)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房地产危机的恶化,该国对外国商业实体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外国企业和商人对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功不可没,却遭遇了北京限制性政策造成的凄冷环境,而很多人曾预计今年会是国际商务往来的反弹年。
“进军中国的赢家和输家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在中国拥有二十多年经验的企业顾问、《龙袍:中国外籍高管的黄金时代》(Dragon Suit: The Golden Age of Expatriate Executives In China)一书的作者加博尔·霍尔奇(Gábor Holch)向《论坛》表示。 “从数字上讲,也就是我们在这里谈论的公司数量,螺旋式下降的公司绝大多数是国际公司。”
据路透社报道,2023年8月,中国的房地产投资连续第18个月下降,同比下降19.1%,房屋销售连续第26个月下降。 房地产业约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与制造业、服务业和大宗商品直接相关,因此其衰落是一个严重问题。 据日本《日经亚洲》新闻杂志报道,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幅度更大,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下降了50%以上。 据估计,在过去十年中,外国直接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霍尔奇表示,新进入的外国公司对中国的绿地投资“实际上已经停止”。 此类投资指一家公司在另一个国家建立业务。
根据上海美国商会最近的一项调查,2022年只有68%的美国企业实现了盈利,而只有52%的企业认为2023年会更好。 而此前曾希望疫情后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环境能够改善。
据路透社报道,北京出台的新法律进一步冷却了外国直接投资。 由于《对外关系法》警告不得从事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的“行为”,以及《反间谍法》禁止分享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未指明信息,外国企业面临合规风险。
据路透社报道,在2023年9月于上海举行的外滩金融领导人峰会上,欧盟贸易主管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与数据相关的法律不确定性问题……正在中国的欧洲公司中引发焦虑。”
尽管莫斯科无端入侵乌克兰,但北京依然决定加深与俄罗斯的联系,这加剧了中国市场中欧洲企业的疑虑,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成为投资者的重要担忧之际,许多欧洲企业正在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
霍尔奇表示,国际企业从中国撤离可能会令其他印太市场受益。
他表示:“我认为他们(中国)的制度将越来越与世界其他国家不相容。 目前还没其他国家能够提供与中国相同的基础设施——包括火车、道路、电力等固定基础设施,也包括人力基础设施。 但企业正试图将生产转移到孟加拉国等地,而在稍高端的产品上,它们正试图将生产转移到韩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等地。”
菲利克斯·金是《论坛》驻韩国首尔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