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东北亚冲突/紧张关系

高风险提案

为什么中共的军民融合战略可能会适得其反并导致悲剧

《论坛》员工

中国共产党(中共)人民解放军海军在 2022 年 8 月的一次演习中展示了使用民用渡轮对台湾发动模拟入侵。据美国海军研究所每日新闻服务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USNI)报道,解放军借助定制的坡道,使用民用上/下滚装 渡轮在台湾海峡附近的中国海滩上装载两栖突击艇。

中共军队多年来一直练习使用两用两栖渡轮。然而,退役美国海军上尉、国防分析师汤姆·舒加特(Tom Shugart)向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表示,这次演习规模更大,需要在海上从上/下滚装渡轮发射两栖突击艇,这将增强潜在的攻击能力。

舒加特在 2022 年 10 月为“战争困境”网站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该演习可能投射了 80%的解放军海军重装旅团装备和超过 10,000 人。该网站是分析和辩论战略、国防和外交事务的网站。前潜艇作战官员,现为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兼职高级研究员舒加特解释道,2022 年,解放军海军还通过派遣军舰越过台湾海峡中线,并在台湾管辖的岛屿上空飞行无人机升级了此类演习的侵略性。

如果中国入侵台湾,“在不能提供所需的大部分海运能力时,民用船只的增援将必不可少,”多年来一直监测中国军事演习的舒加特告诉USNI新闻。

2023 年 1 月,台湾士兵在高雄市进行两栖演习。中共继续威胁这个自治岛屿。美联社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能够以比许多人想象的更快速度成功入侵。作为回应,台湾及其合作伙伴应该采取紧急行动,以可生存的方式大规模部署先进的反舰导弹和水雷,这些导弹和水雷需要能够阻止几十艘各种类型的登陆舰艇——即使这些舰艇被数百艘护航船只和诱饵船包围和掩护,”舒加特在“战争困境”网站文章中写道。

“台北和华盛顿的策划者也应该提前决定,其愿意在何时开始向这些表面上是民用船只的目标开火。中国军方的明确目标是在入侵开始前破坏指挥和控制,因此,要在那段时间细致入微地讨论交战规则会变得困难。中国的民用上/下滚装船队加强了台湾面临的入侵威胁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华盛顿应该立即开始准备应对,”舒加特写道。

在入侵中使用民用渡轮是中共军民融合 战略的体现,该战略旨在推动解放军的现代化。军民融合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推动的一项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到 2049 年使解放军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军队。作为 2017 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监督该战略的执行,包括将军事元素绑定到看似无害的平民活动上等一系列做法。其中包括两用“研究”考察,例如远望5号的航行,提供比科学信息更多的监视和情报数据,以及充当中共军事特遣队的捕鱼船队,用于支持不公正的领土主张。习近平的策略还包括工业间谍活动和盗窃外国军事技术,例如据称中共开发其第五代战斗机时所进行的行为。专家认为,歼-20 隐形战斗机原样复制了美国 F-22“猛禽”和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的技术。

然而,军事分析人士表示,通过推进这种侵略性战略,习近平和中共可能将中国人民置于危险之中。法律分析人士解释说,根据国际法律和规范,应该被视为非战斗人员的平民如果根据军民融合战略身处战区或一般敌对区域,为解放军提供支持,则可以被认定为战斗人员。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战争法手册》,通过参与敌对行动,平民甚至可能被视为“无特权交战方”,其承担战斗人员身份的责任,但无权获得战俘身份等战斗人员特权。

分析人士表示,通过展现在入侵期间使用滚装船运送部队和装备的意图,以及模糊军舰和非军舰、平民和战斗人员以及民用和军事目标之间的关键界限,解放军正在削弱武装冲突法 下的区分原则。武装冲突法是规范武装敌对行动行为的国际法,源自习惯法和条约。

印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希望在冲突、战争或其他军事行动中保护非战斗人员。为了减轻平民的伤害,维护武装冲突法中的区分原则至关重要。

解放军在两栖入侵训练中使用滚装船也侵蚀了在冲突中保护平民的法律原则,从而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可能的失败

分析人士预测,考虑到公共用途渡轮和其他民用系统在战火中幸存的可能性,这种军民融合战略可能是愚蠢的。“在成功登陆海峡所需的众多关键要素中,如果最初的攻击未能确保后续部队的登陆区域,将使整个行动陷入停顿,可能会让侵略者付出惨重代价并被迫撤军,”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研究员康纳·肯尼迪(Conor Kennedy)在 2021 年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中写道。

此外,根据 2023 年 1 月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分析,入侵台湾海峡的计划即使主要使用军事资产,也可能会失败,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日本、台湾和美国造成重大损失和不利后果。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独立智库开发了一种中国入侵台湾的兵棋推演,其中包括两栖攻击,并运行了 24 次。

“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台湾/日本击败了中国的常规两栖入侵并保护了自治的台湾,”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称,该报告标题为《下一场战争的第一战:兵棋推演中国入侵台湾》。

2021 年 7 月,悬挂中国国旗的“中远渔16 号”在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航行。中共使用数千艘远洋渔船作为其军民融合战略的一部分。 美联社

但各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及其盟友失去了数十艘舰艇,数百架飞机和上万名现役军人。台湾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此外,巨大损失也损害了美国多年来的全球地位。中国也损失惨重,未能占领台湾可能会动摇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分析报告总结道。

该报告估计,解放军将损失1万名士兵、155 架战斗机和 138 艘主要舰艇。其海军和两栖部队将溃不成军,上万名解放军士兵将被俘虏。

与此同时,台湾的民众将立即处于危险之中。

“一旦战争爆发,就不可能向台湾输送任何部队或物资,因此与乌克兰的情况非常不同。自 2022 年 2 月俄罗斯入侵以来,美国及其盟国一直能够向乌克兰提供物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兼模拟项目负责人马克·坎西安(Mark Cancian)向新闻广播公司CNN 表示。不管台湾人民“用什么打仗,战争爆发的时候就要打”。

民事法律保护

几十年前,世界各国确定在战争时期以平民为目标是非法行为。《日内瓦公约》是 1864 年至 1949 年期间签署的一系列四项条约以及随后的三项议定书,为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待遇确立了国际法律标准,包括给予非战斗人员的权利和保护。196 个国家签署并批准了这些公约。与任何其他国际条约相比,签署《日内瓦公约》的国家更多。

大多数国家还批准了第一和第二议定书,其分别加强保护国际和非国际武装冲突受害者。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保护平民的国际法几乎没有变化。《第一附加议定书》第 51 条规定:“平民群体以及平民个人不应成为攻击的对象。禁止对平民人口进行旨在平民人口中散布恐怖的暴力行为或暴力威胁。”

一些国家和组织已加强这种保护。例如,美国国防部最近发布了一项新的平民伤害缓解和应对行动计划,以扩大使平民免受军事行动影响的措施。(见第 21 页,侧边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针对平民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概念进行了研究,题为“国际人道主义法中关于直接参与敌对行动概念的解释性指南”,于 2009 年发布。这项为期六年的研究旨在澄清:就开展敌对行动而言,谁被视为平民;哪些行为构成直接参与敌对行动;以及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平民丧失免受直接攻击保护的确切方式。然而,该报告的建议几乎没有得到重视,因为许多国家没有接受红十字会就保护平民提出的更广泛的定义和结论。

根据现行法律,各国普遍认为,对敌方发动攻击的平民构成直接参与敌对行动。此外,法律分析人士解释说,在某些情况下,民用目标可能成为军事目标,如《第一附加议定书》第 52 条以及《国防部战争法手册》所界定。

实施攻击的国家必须将战斗人员与平民区分开来。但是,没有明确的义务来标记或识别平民。在实践中,标记通常可用于受保护的建筑物,如医院、文化遗产和民防建筑。然而,侵略者经常无视这些标记。例如,俄罗斯被指控对乌克兰进行无差别袭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人权高专办”)表示“深切关注” ,并向莫斯科发出提醒,以非战斗人员为目标可被视为战争罪。人权高专办发言人利兹·斯罗塞尔(Liz Throssell)在 2022 年 2 月表示:“俄罗斯军队在人口密集地区或附近使用了具有广泛区域影响的爆炸性武器,平民在似乎是无差别的袭击中丧生和致残。这些武器包括导弹、重炮弹和火箭以及空袭。”她说,俄罗斯的炮击,其中一些可能来自集束炸弹,在战争爆发 15天后击中了学校、医院和托儿所。在整个战争期间,平民伤亡仍在继续,但俄罗斯否认以平民为目标。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国际刑事法院 于 2022 年 3 月对乌克兰境内可能的战争罪展开调查,然后于 2023 年 3 月宣布将对两起针对俄罗斯的案件提起诉讼。据美联社报道,2023 年 3 月中旬,国际刑事法院发布了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战争罪逮捕令,因为他涉嫌参与绑架乌克兰儿童。

就使用滚装船而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未将其滚装船与民用滚装船区分开来,例如将解放军船只涂成灰色或贴上军事标记。此外,中共从1995年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国内法律法规,规范民用运输,基本上允许解放军混淆滚装船的作用。但是,这些规则并不能使不符合国际法的活动合法化。

在美国海战学院 2022 年 5 月出版的《中国海事报告》中,退休的美国国防情报官员朗尼·亨利(Lonnie D. Henley)详细描述道,解放军显然设想了滚装船的一系列军事功能,从运送部队到布雷、侦察和欺骗。解放军还打算利用滚装船的民用外观来进行隐藏,并以此在国内展示其合法性。如果滚装船在冲突中遭到攻击,还能以此为借口提出指控。此外,分析人士表示,滚装船可能被用来造成对方部队对攻击民用船只犹豫不决——即使是那些交战的船只。

根据《日内瓦公约》第57条第1款(第一附加议定书),保护平民免受军事行动侵害应该是一个国家的主要关注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默认了这一点。通过推进军民融合,北京似乎正在将其公民置于政府政策的危害之中。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军事演习中使用滚装船造成了国际平民保护措施的下滑趋势。

军民融合的高昂代价与霸权

许多国家在军事行动中利用平民和民用物体,无论是出于方便还是被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上放置了军事通信中继塔,以发送和拦截关键信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德军的进攻,英国人使用渔船和游艇从敦刻尔克撤军。澳大利亚利用民间承包商支持在中亚和中东的部队执行维和任务。几十年来,美国也同样利用民间承包商和商业供应链来支持全球军事行动。

然而,为了追求霸权主义,中共试图使平民和军事行动无法区分,经常通过使用中国平民进行非透明和非法活动来获取关键技术,包括强迫技术转让、收集情报和盗窃。美国国防部在 2020 年的一份简报中表示:“军民融合威胁到作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和公平全球商业实践基础的信任、透明度、互惠和共享价值观。”

分析人士认为,中共获取技术和资产的手段——包括军民两用设施、基地和基础设施,也可能引发对中国平民非战斗人员在冲突期间参与此类活动的怀疑。

“中共将军民融合视为 2022 年及以后战备的方式——中共自 1949 年在中国大陆掌权后不久就采用这一方法。到 2049 年之前将解放军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军队仍然是主要目标,”东京日本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妮卡·詹索妮亚(Monika Chansoria)博士在 2021 年为英语新闻网站 JAPAN Forward 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为此,”她预测道,“中国在喜马拉雅边境地区,以及在南海和东海的军事活动和变本加厉的挑衅行为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军民融合战略在军事上的隐匿以及经济和政治特点。”

到 2023 年,她的见解似乎仍然成立。

鉴于中共的侵略行为和野心,印太盟友和合作伙伴必须申明在和平时期维护武装冲突法的重要性,以确保平民在冲突发生时享有国际法规定的保护。否则,解放军将试图利用国际法中关于区分原则和尊严原则的规定来获得优势。中国、台湾和其他地方的平民可能会付出最高的代价。


加强行动期间对平民的保护

台湾海军的“玉山”号是第一艘国产两栖舰,于 2023 年 1 月在高雄举行的一次演习中搭载登陆艇。路透社

2022 年 8 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平民伤害缓解和应对行动计划》,旨在建立机构和流程,以改善战略成果,优化军事行动,并加强军方在行动期间减轻对平民伤害的能力。国防部正在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 建立卓越中心,作为与平民伤害减轻和应对 相关的分析、学习和培训中心和推动者。

• 为指挥官和作战人员提供更多信息,以更好地了解平民环境。更新理论和行动计划,为处理武装冲突各方面的平民伤害提供指导,以便部队做好缓解和应对的准备。

• 制定标准化的作战报告和数据管理流程,包括企业级平台,以改善国防部收集、共享和学习与平民伤害相关的数据的方式。

• 改进对军事行动造成的平民伤害的评估和应对措施。

• 将平民伤害减轻和应对纳入联合部队的演习、培训和教育,以及与盟国和合作伙伴的安全合作和行动中。

• 建立一个由高级军事领导人共同主持的指导委员会,监督和指导该计划的及时和有效执行。

• 指定陆军部长为国防部平民伤害减轻和应对的联合支持者。

此处插入评注

您的隐私对我们很重要。 如果您选择分享您的电子邮件地址,《论坛》员工将仅用于与您联系。 我们不会分享或公布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的评论中只显示姓名和网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