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关键问题冲突/紧张关系区域性头条新闻

反卫星威胁笼罩印太地区上空

Tom Abke

据国防和太空技术专家称,随着印太国家在实现通信和军事目的方面越来越依赖卫星,反卫星武器(ASAT)的威胁在该地区日益严重。

除中国外,印太地区各国在轨道上有230多颗卫星,用于通信、银行、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和监视等重要功能,其中许多卫星很容易受到反卫星武器的影响——特别是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卫星武器。

兰德公司(Rand Corp.)太空企业计划(Space Enterprise Initiative)负责人布鲁斯·麦克林托克(Bruce McClintock)向《论坛》表示:“反卫星武器是一种真实、有形的威胁。”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假设, 这是今天便存在的威胁,当然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甚至可能来自朝鲜。”

麦克林托克和其他专家将反卫星武器归类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种。 可逆反卫星武器不会摧毁卫星, 它们通常通过干扰或“欺骗”信号使卫星暂时无法运作。 不可逆反卫星武器通常用导弹摧毁目标或是使目标永久丧失能力。

2007年,北京在在一颗老式低轨道中国气象卫星上展示了他们的不可逆反卫星武器能力,俄罗斯于2021年执行了自己的不可逆低轨道反卫星武器测试。 这两次演习在轨道上留下了大量碎片,威胁到其他卫星和航天器,包括国际空间站。 麦克林托克表示,最近中国火箭的高轨道发射助长了关于北京可能正在追求一种能够使约3.7万公里高度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失效的反卫星武器的猜测。 在这一高度,卫星可与地球自转相匹配,对某个地点提供几乎持续性的监视,而这对军事应用更有价值。

麦克林托克表示中国共产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电子战演习中频繁展示了可逆反卫星能力,并称最近有证据表明俄罗斯正在干扰乌克兰的全球定位(GPS)导航系统。

对抗反卫星武器需要结合空间态势感知(SAA)和使用卫星群而不是单一卫星以及地面替代物。

麦克林托克表示:“空间态势感知涉及跟踪轨道上的物体、轨道的类型、系统理解的任务是什么以及它有哪些能力。”

最近在多边空间态势感知方面所作的一项关键性努力是澳大利亚和美国于2022年中从新西兰的一个发射台将两颗军事监视卫星送入轨道。

麦克林托克提到日本与韩国之间的《军事信息安全总协定》(GSOMIA)(该协定使两国能够使用对方的监视卫星数据来检测朝鲜等国家的导弹发射),并将其作为使用卫星群执行特定任务的例子。 这种“倍增效应”通过迫使对手攻击多个目标来加强针对反卫星武器的韧性。

减少反卫星武器威胁的关键在于国际合作和协议。

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安全、战略和技术中心主任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表示,联合国正在讨论一项潜在的全球禁令。

拉贾戈帕兰为该基金会撰文指出:“防止反太空能力包括反卫星能力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将反卫星试验作为多边军备控制讨论的首要问题。” “除非每个主要的空间参与者都承认反卫星武器的危险性,并停止将太空武器化,否则这种威胁将不可避免。”

美国在2022年4月成为第一个宣布禁止破坏性反卫星武器试验的航天国家。

与此同时,麦克林托克认为,由于全球对卫星的依赖日益加大,所以尽管空间碎片会构成风险,而且反卫星武器对策有可能限制反卫星武器的有效性,北京和莫斯科方面仍然认为这种能力具有战略价值。

《论坛》撰稿人Tom Abke新加坡报道。

图片来源:贾斯汀·韦斯巴特(JUSTIN WEISBARTH)/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

此处插入评注

您的隐私对我们很重要。 如果您选择分享您的电子邮件地址,《论坛》员工将仅用于与您联系。 我们不会分享或公布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的评论中只显示姓名和网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