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性印太地区头条新闻

评估结果支持日本加大国防开支的呼声

《论坛》员工

日本2022年防卫态势报告的核心内容是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无端攻击及这场战争对印太地区的影响,当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的激进行为。 该报告得出结论认为,这种行动威胁到日本的安全和国际秩序。

这项评估及其建议的行动方针与日本数十年来作为一个厌战和平国家的立场背道而驰。 分析师认为,这是其目的的一部分:阐明政府的安全关切,为国防开支的大幅增长争取支持。

2022年7月下旬,时任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Nobuo Kishi)在日本的年度防卫白皮书中写道:“国际社会正面临自二战以来最大的考验。” 据《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报道,2022年8月接替岸信夫出任防卫相的滨田靖一(Yasukazu Hamada)表示赞同这一警告,并宣称世界面临“新的危机时代”。 滨田表示,在来自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的威胁下,东京必须重新考虑其安全方针。

瑞典非营利智库安全和发展政策研究所(ISDP)表示,对日本的防御能力、联盟和挑战的这项总结采取愈发鹰派的态度,“经济合作与安全政策之间的天平已倾向后者”。 这份白皮书呼吁做出全球性应对,维持公认的标准,确保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 (附图:2022年5月在御殿场市举行的“富士火力”演习期间,日本陆上自卫队部队进行演练。)

白皮书坚称,俄罗斯的攻击建立了一个可能导致其他地方采取非法行动的先例。 “俄罗斯自2022年2月以来对乌克兰的持续侵略严重违反了禁止使用武力的国际法。 有人担心,这种单方面使用武力改变现状的影响可能扩展到印太地区。”

中国在东海和南海(包括日本控制的尖阁诸岛)提出了宽泛的领土主张,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北京还声称台湾是其领土,并越来越多地威胁要强行夺取对这个自治岛屿的控制权。

岸信夫写道:“近年来,北京与侵略者俄罗斯的联系深化,中俄船只和飞机在日本周边地区进行联合航行和飞行。” “此外,中国明确表示他们将不惜以武力统一台湾。这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国防白皮书首次表达了对台湾的声援。 安全和发展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指出,“总体趋势清楚表明,日本对台外交政策的轨迹发生了变化。”

白皮书指出,台湾是“日本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合作伙伴,拥有自由和民主等相同的基本价值观”。 台湾民选政府的稳定性“对日本的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以一种紧迫感密切留意”。

这份白皮书是在包括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在内的美国国会代表团访问台湾之前几天发表。 中国共产党谴责了那次中途停留访问,随后解放军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军事演习,包括发射了五枚落入距离日本160公里范围内的弹道导弹。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日本的白皮书“夸大了所谓的中国威胁”,并干涉中国内政。

与此同时,朝鲜在2022年试射了40多枚弹道导弹(包括10月初朝日本上空发射的一枚弹道导弹),并且他们威胁要发射核弹头。 朝鲜还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

白皮书指出,为了对付这些威胁,日本应当在防御上投入更多资金,并制定一项新战略,“以武力先发制人地遏制对现状的改变,并为现代战争做好充分准备——包括信息战争和网络战争,这两种战争形式均已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出现”。

据《防卫新闻》(Defense News)网站2022年7月下旬报道,日本“还在继续将其自卫队建设成一支综合性的多域部队,将他们在太空、网络空间和电磁频谱等其他领域的能力整合到一起”。

与志同道合的国家的伙伴关系是另一种威慑力量。 白皮书指出,日本和美国有着不可动摇的联系。 与此同时,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是一个日益发展的伙伴关系,其重点关注多边安全。日本还与其他地区伙伴及欧洲国家有着强有力的联系。

观察家们表示,日本应加强这些安全关系。 例如,菲律宾与日本一样面临许多防务挑战。 2022年7月,日本航空自卫队户崎小次郎(Kojiro Tonosaki)中校在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毫无疑问,加强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安全合作(这一进程已经持续了10多年)将增强地区的威慑力量,有助于印太地区未来的发展和繁荣。”

日本国防白皮书一再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及莫斯科与中国的友谊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因素。 日本《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报道称:“日本在关注数千公里外正在发生的冲突之际,对军事强国中国及其针对自治台湾的计划持谨慎态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一再警告称‘今天的乌克兰便可能是明天的东亚’。”

图片来源:路透社

此处插入评注

您的隐私对我们很重要。 如果您选择分享您的电子邮件地址,《论坛》员工将仅用于与您联系。 我们不会分享或公布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的评论中只显示姓名和网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