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科技栏目

中国人脸识别案件 让老大哥接受审判

中国从机场到酒店、电子商务网站,甚至公共厕所都已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但一名法学教授在动物园被要求扫描自己的脸部时感到彻底受够了。

郭兵将野生动物园告上法庭,此事在一个越来越数字化的社会中,令到日益增加的关于隐私和个人数据滥用的讨论升温。

中国政府支持那些出于商业和安全目的发展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这是成为先进技术领域全球领导者相关努力的一部分。

调查表明,广大公众愿意放弃一些隐私去换取技术所能带来的安全和便利。

但随着指纹和面部扫描等生物特征数据的收集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国内媒体称郭兵 2019 年 10月对中国东部的杭州野生动物园提出的诉讼是全国首次同类诉讼。公众的反应暴露了人们对技术超出法律保障范围的恐惧。

在热门的微博平台上有关此案的网帖浏览量已超过 1 亿次,许多用户呼吁禁止收集此类数据。

这种情绪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滥用个人数据的现象猖獗——从公然的财务欺诈到常见的手机号码泄露和网络钓鱼活动。

最近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中国引起了广泛讨论,北京著名的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称滥用人脸识别数据是“一场与魔鬼进行的交易”。

“人脸识别技术的肆意推广,打开的就是潘多拉的盒子。我们付出的,绝不只是隐私的代价,还有孜孜以求的安全,”劳东燕写道。

杭州的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郭兵在民事投诉中表示,收集面部扫描等数据“如果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将很容易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中国科技部旗下一份报纸称这家动物园对公众敏感问题持“漠不关心的粗暴态度”。该报补充道,必须使用法律去防止“过度”。

2019 年 12 月 30 日,中国发布一项指令,具体规定了与通过手机应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相关的、他们认为非法的一系列做法。

中国仍然缺乏一套关于个人数据的具体法律。相关法律目前正在制定,但何时可以出台尚不清楚。

尽管有头条新闻称赞中国将迎来崭新的高科技世界,但专家们表示,中国实际上在科技进步方面仍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他们在扩大技术规模,广泛用于商业用途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 8.5 亿),可作为宝贵的消费者可行性试验场。

现在,人脸识别已用于支付账单,在一些学校上学用于考勤,简化公共交通安全,及惩罚乱穿马路的人。

部分旅游景点的卫生间甚至需要进行面部扫描才能拿到卫生纸,以控制过量使用。

2018 年 11 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称 90%以上的移动应用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10%的移动应用涉嫌过度收集生物特征数据。

最近官方媒体报道称有无数条人脸数据在网上出售,每条价格低至 1.40 美元。并且政府开始执行一项新规定,要求消费者接受面部扫描才能注册手机服务。在这之后,

人们的担忧日益增加。

法新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