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专家称中国历来是大流行病的温床

头条新闻 | Mar 21, 2020:

《论坛》员工

多位历史学家、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和流行病学家表示,除了当前的冠状病毒传染病(COVID-19)之外,还有许多致命性流行病都源自中国。

科学家认为源自中国最具破坏性的大流行病可能是1346年至1353年蹂躏亚非欧的黑死病。黑死病夺去了7500万至2亿人的生命。爱尔兰科克大学马克·阿奇曼(Mark Achtman)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10年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报告称,事实上,6世纪、14世纪和19世纪肆虐全球的三大瘟疫均源自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科学家认为由耶尔森氏菌引起的黑死病最有可能是通过商船老鼠身上的跳蚤在各大洲之间传播。

各类专家报告称,过去100年左右在中国爆发的大流行病包括1957年和(很可能是)1918年的流感,以及2002年和2019年的冠状病毒疫情。

1957-1959年的大流行病被称为亚洲流感,因为它最早是在中国出现——那次流感两年内在全球造成200万人丧生。据独立在线资源网站MPH Online报道,1956年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亚型引起的亚洲流感最初是在贵州省出现,然后蔓延到新加坡、香港和美国。

一些专家认为,1918年大流感通常被称为“西班牙流感”,这是因为一战期间的审查制度限制了其他地方的报告。该病毒可能是在之前一年起源于中国。

1918年大流感是本世纪最致命,也是历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造成全球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大约5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的近30%)受到感染。

纽芬兰纪念大学历史学家马克·汉弗莱斯(Mark Humphries)在2014年1月的《War in History》杂志上报告称,1918年引进96,000名中国劳工到英法后方工作可能是引发这一流行病的真正根源,“因为此前相互隔绝的人口在欧洲战场上有了接触”。许多工人经由加拿大运往欧洲,记录显示其中至少3,000人在途中患有类似流感的呼吸道疾病。

汉弗莱斯报告称,中国卫生官员发现2017年11月影响中国北部的呼吸道疾病与西班牙流感菌株相同,这可以解释为何2018年中国人口的免疫力较高。然而,部分中国研究人员对这些发现提出异议。

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和国际权威科学家普遍认为新冠病毒或源自野生动物,然后可能是通过武汉的一家露天食品批发市场(华南市场)传播给人类。据Vox.com网站报道,中国官员报告称第一批病例中有几起与这个此后被关闭的华南市场存在关联。尽管遗传分析尚未证实该病毒具体来自哪种物种,但它很可能是在2019年12月由蝙蝠、果子狸或穿山甲等动物传染给市场里的人。当前的冠状病毒疫情中,数十名早期感染者是在该活畜市场工作。(附图:2020年3月12日,医务人员对武汉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消毒)。

当病毒发生随机突变时,动物种群中的新菌株或新病毒可获得感染人类的能力——这被怀疑是历史上许多流感和冠状病毒疫情的起源。

果子狸是一种长得像黄鼠狼的哺乳动物,穿山甲是食用蚂蚁的长麟片哺乳动物——它们在中国部分地区被认为是美食。穿山甲也被认为具有医学属性。

据CNN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员在2020年1月27日表示,他们从武汉华南市场获得的样品中分离出了新冠病毒——人们广泛认为疫情源自华南市场。据CNN报道:“从该市场上提取的近三十几份样品中含有冠状病毒核酸,其中31份样品是从专门销售野生动物的摊位获取。”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20年2月24日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和消费,以防止新冠等病毒从动物向人类传播。此前,中国在1月下旬暂停了动物市场的交易。据金融新闻网站《商业内幕》报道,中国的野生动植物养殖业年产值达740亿美元。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言人臧铁伟在2020年2月24日对路透社表示:“自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野生动物消费及其给公共卫生安全造成的隐患日益关注。”这是在交易禁令宣布之后实施的,臧铁伟称此时正值“新冠疫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时刻”。

滑铁卢大学博士后研究员Zhenzhong Si于2020年1月22日向NPR解释道,尽管存在各种疾病和卫生问题,但此类市场仍然存在,因为吃珍稀野生动物被视为是财富的象征。Si表示,人们还认为野生动物更天然、更有营养。Si向NPR表示,许多中医从业人员也提倡通过服用野生动物提高免疫力。

据CNN报道,研究人员追查导致2002-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疫情的冠状病毒,发现其源自中国的果子狸。那次疫情也被普遍被认定为是大流行病。SARS于2002年11月在中国南部的广东省首次被发现。据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报告,SARS在全世界26个国家造成8,098人感染,774人死亡。

此处插入评注

您的隐私对我们很重要。 如果您选择分享您的电子邮件地址,《论坛》员工将仅用于与您联系。 我们不会分享或公布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的评论中只显示姓名和网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