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深度思考

几维鸟数量恢复

新西兰国鸟成濒危物种报告中的亮点

美联社

在全球物种灭绝风险评估报告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状况都不容乐观,而两种新西兰几维鸟成为了报告中少见的亮点。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奥卡里托几维鸟和北部棕色几维鸟(配图)的状态由“濒危物种”调整为“易危物种”。这要归功于新西兰在控制几维鸟天敌(如白鼬和猫)数量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该保育组织最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指出,大多数动植物都因丧失栖息地和不可持续农耕及捕捞作业而面临严峻威胁。

该组织表示,栖息在东南亚沿海海域的短吻海豚和无鳍海豚现已濒临灭绝。这两个物种因渔网捕捞及其他人类活动而陷入濒危境地。“红色名录”全球物种项目负责人克雷格希尔顿泰勒表示,湄公河及其他大江河中用于捕鱼的刺网“就像挂在水流中的一张张死亡之帘,席卷水中的一切。”。

“红色名录”评估了 190 万已知物种中的 91523 个物种,其中 25821 个物种受到威胁,866 个物种已灭绝,69 个物种已在野外绝迹。IUCN 将 11783 个物种划定为“易危物种”,8455 个物种划定为“濒危物种”,还有 5583 个物种定为“极度濒危物种”。

IUCN 由政府专家和非政府专家组建。他们对物种面临的威胁所进行的科学评估接受独立审查,研究结果可指导保护保育工作决策。

IUCN 生物多样性保育项目全球总监玛特斯麦特表示,该组织希望将评估物种数量增加至 16 万个。切确的全球物种总数目前未知,但公认为多达 2000 万种(其中许多是微生物)。

这些数字背后的现实是:众多物种因人口增长与工业化、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改变而面临存亡挣扎。IUCN 表示,澳大利亚的西部刺尾负鼠已由“易危物种”下滑为“极度濒危物种”。过去 10 年间,该物种数量锐减八成。刺尾负鼠曾经遍布西澳大利亚的薄荷林及桉树林,但现在它们只有几处零碎的栖息地,忍受着超过摄氏 35 度的高温,而这种气温条件在其栖息地正变得越来越常见。

该组织表示,圣诞岛及澳大利亚的三个爬行类物种:鞭尾石龙子、蓝尾石龙子和李斯特壁虎已在野外绝迹。该组织表示,导致爬行类动物灭迹的原因有可能是疾病或细足捷蚁的侵扰。这种蚂蚁被 IUCN 和全球入侵性物种数据库列为“100 种最糟糕入侵物种”之一。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