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海上 领土争端 与 潮流转变

中国外交关系变化、行为前后矛盾 透露可疑动机

 2014  8 月以来,中国开始积极对南海岛礁宣示主权。据《简氏防务周刊》(下称《简氏》)报道,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已在南沙群岛多处岛礁实施填海造陆活动,其中包括永暑礁、南薰礁、赤瓜礁和东门礁。

《简氏》在 2014 年 11 月的报道中指出,永暑礁的填造规模最为庞大,中国已开始在原有基础上填出一个长 3000 米、宽约 250 米左右的岛屿,面积足以容纳一个小型机场。在此之前,永暑礁只是一个浸没于水中的珊瑚环礁。

据路透社报道,2015 年 3 月的图像显示,中国已在永暑礁上开建首个机场。从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向《简氏》提供的图像上,可以看到礁上已铺设了一段长 505 米、宽 53 米的跑道。路透社称,中国还开始在南沙群岛苏布礁上实施填造工程,该礁同样可以容纳一个机场。

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项目部研究员,同时也是中心旗下亚洲海上透明度倡议主任的米拉·拉普-胡珀 (Mira Rapp-Hooper)称,包括马来西亚、越南在内的其他国家多年来一直进行类似的填造或改造活动,但中国的填海造陆活动却是极大地改变了岛礁的大小和结构。“在实施永暑礁填造工程前,中国是南沙群岛主要声索国中唯一在当地没有机场的国家。中国的活动之所以引起特别关注,是因为中方极大地改变了岛礁的大小和结构,而其他声索国只是在现有陆块上实施建造或改造活动。”

mapchi

《简氏》亚太编辑詹姆斯·哈代 (James Hardy)告诉《华尔街日报》说,中国的努力“是一场有条不紊、计划周密的活动,目的是要在南沙岛链的中心区域构建一系列海空要塞。”

随着中国大力强化其作为地区安全提供者的战略地位,并在多处争议领土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这一所谓的强势扩张主义似乎也成了中国言行不一的最新例证。一些分析家担心,这种言行不一可能在印亚太地区引发忧惧和不测事态。

例如,中国在 2014 年与孟加拉国签署了一连串协议来强化两国在经济、战略和其他领域的关系,随即还与地区其他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员国签署了同样的协议。尽管包括美国、印度、韩国、越南、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乐于提升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一些国家却开始对中国在力求快速扩大影响的过程中所怀的某些意图和言行不一之处提出质疑。除了在南沙群岛的活动外,中国也似乎正通过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和缅甸的港口网络投入资金和支持的方式,促进与这些国家在情报和军事上的联系。据《新印度快报》(The New Indian Express) 报道,中国还建造了贯穿西藏直抵印度锡金邦附近的铁路,似乎是打造了一条通向印度边界的军事后勤通道。此外,中国似乎还激怒了多个与之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例如,中国在 2014 年 5 月初向靠近中越争议岛屿附近的越南专属经济海域部署了石油钻井平台,随后在同年 7 月中旬撤出。

中国还一直公开声明希望与美国和其他大国保持“新型大国关系”。中国表示这将有助于营造和平与一体化的周边环境。中国表示希望在崛起的同时促进稳定、和平与繁荣。

但中国的一些对外政策破坏了前述目标,让邻国对中国的意图产生怀疑,担心会遭受中国的摆布。据路透社报道,贝拉克·奥巴马总统在 2015 年 4 月表示,中国正凭借其“辽阔疆域和巨大实力”对其他较小的亚洲国家呼来喝去,并提醒要注意相关争议岛屿的军事化动向。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声称,填造建设中包含军事防御设施“理所当然”。“任何人都不应抱有可将单方面现状强加给中国的幻想”,也不应抱有“不断侵犯中国主权也不会有任何后果”的想法。

尽管中国言行不一,但地区国家除了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押注之外,似乎也并无其他选项。实际上该地区似乎已经陷入安全困境。中国必须正面解决言行不一的问题,清楚表明意图,并逐步采取措施消除地区各国的担忧,否则不但会加剧地区局势的不稳定,还会破坏与地区各国开展政治经济合作的机会。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NTGPR) 构想提供了一个建设性框架,可确保中国在持续发展过程中避免与印亚太地区其他大国发生不必要摩擦。虽然这一框架适用于所有大国(包括日本、俄罗斯和印度),中国本意却是着眼于中美关系。

据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在 2013 年的报告称,中国在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中提出了三大减少中美摩擦的方法。第一,新型大国关系强调对话和清楚沟通彼此战略目标来避免冲突。第二,新型大国关系要求相互尊重彼此的国家利益和关切。最后,中美双方应寻找可共同追求的利益契合领域。虽然这三个目标值得称道,但中国的实际行动却在不断破坏这些目标。

2014 年 3 月,在南海争议岛屿仁爱礁(南沙群岛一部分)执行完任务后,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员正从巡逻艇上下到一艘橡皮艇上。他们将返回位于菲律宾西南巴拉望省的一个海军兵营。路透社
2014 年 3 月,在南海争议岛屿仁爱礁(南沙群岛一部分)执行完任务后,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员正从巡逻艇上下到一艘橡皮艇上。他们将返回位于菲律宾西南巴拉望省的一个海军兵营。路透社

中国不断忽视美国在印亚太地区的利益和关切,在国际法和领土争端解决问题上尤其如此。美国国务院 2014 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以九段线来主张其南海领土不但模糊,而且也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中国一直没有准确阐明其主张的内容是领土、水域、主权还是专属经济区,也未给出任何具体的划界坐标。即便中国的领土争端与美国并无直接关系,但美国素来高度关注国际法,并将坚持国际法看作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在。当美国就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表示关切时,中国警告美国不要插手南海的领土争端。“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是盟友,但这不应该成为干涉领土争端的借口,否则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化并损害各方利益。” 中国外交部一位发言人于 2013年 10 月在外交部官网上指出,“我们敦促有关国家尊重事实,明辨是非,谨言慎行,停止任何不利于问题妥善处理、有损地区稳定的言行。”

这一说法有悖于习主席关于“美国是一个在亚洲有真正安全利益的太平洋国家”的说法。2014 年 11 月,习主席在与奥巴马总统一起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中美应该继续就亚太事务加强对话和协调,尊重和照顾彼此在本地区的利益和关切,携手为亚洲安全作出贡献,这是相辅相成的,不是相互排斥的。”

此外,中国的一些领土争端还与美国的条约盟友日本和菲律宾有关。美国对领土具体归属何国不持官方立场,但是领土争端的解决方式对美国来说却有战略方面的深层意义。

一名越南海军士兵正在位于南沙群岛的渔船岛 (Thuyen Chai Island)站岗。 路透社
一名越南海军士兵正在位于南沙群岛的渔船岛 (Thuyen Chai Island)站岗。 路透社

中国军方似乎正在考验很多国家的容忍度。在 2013 年和 2014 年,中国以不断壮大的海警力量强化了对争议岛屿(中方称“钓鱼岛”,日方称 “尖阁列岛”)的巡逻,并在东海与日本对抗。2012 年,中国从菲律宾手中夺取黄岩岛,并在 2014 年干扰菲律宾船只停靠仁爱礁。

在针对日本和菲律宾的这些行动中,中国通常采取的是颇为露骨的军事施压和胁迫的方式。据《纽约时报》报道,习近平主席和安倍晋三总理的确于 2014 年 11 月在北京会面,除讨论其他事项外,双方还就东海问题交换了各自立场。盟友的安全依然是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任何对美国盟约国的潜在威胁都会被美国看作最为关切的问题加以应对。

除新型大国关系外,习近平主席在 2013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之一是营造和平的周边环境和推动周边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在 2011 年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中国国务院也指出,中国力求促进地区的稳定、和平与繁荣。不过,中国在行动上似乎再次破坏了自己所宣称的这些目标,在南海地区尤其如此。

2014 年 11 月,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的某个典礼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擦身而过。路透社
2014 年 11 月,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的某个典礼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擦身而过。路透社

这些行动似乎与中国创建稳定和一体化周边环境的政策形成强烈反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和东亚问题专家米歇尔·史文 (Michael Swaine) 在胡佛研究所发行的杂志《中国领导阶层观察》(Chinese Leadership Monitor) 上发表分析文章指出,中国的“新丝绸之路” 和“新海上丝绸之路”政策的目标,就是通过创建一个稳定、一体化、繁荣,且有助于构建中国所称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经济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扩展中国的影响范围。东南亚是中国周边环境的组成部分,将东南亚国家纳入丝路构想对于该政策的成功至关重要。不过,有几个东南亚国家却宣称对中国正在建设军事基地的南海岛屿拥有主权。菲律宾和越南在 2015 年 1 月 30 日发表公报称,在争议领土上建设人工岛屿和军事基地只会使本地区的政治紧张局势和不稳定局面加剧。《外交学者》(The Diplomat) 杂志 2015 年 3 月报道称,菲越发表的公报旨在表达两国的深切关切,因为“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填海造陆活动对地区和平稳定以及沿海国家许多人的生活都构成了威胁”。

中国可能会发现,当她在印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同时主张的海上领土上建造海军和空军基地时,再多的经济激励政策也无法说服这些国家的民众停止担忧。除非中国消除这些南海国家在政治上的担忧,否则它们可能会开始拒绝中国的地区经济计划。正如越南与菲律宾两国的协议所显示,这些国家认为在争议领土上建造军事基地是一种胁迫,就这么简单。如果中国不改变路线,这些国家可能很快就会开始抵制诸如“新丝绸之路” 和 “新海上丝绸之路” 这样的计划。

稳定之道

那么,要消除印亚太邻国的担忧,中国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可以是遵照新型大国关系构想的第一点:强调对话并清晰阐明战略目标。如果中国确实打算实现自己所宣称的促进地区稳定、繁荣与合作的目标,那么在外交方针中列出中国的观点和目标应该不成问题。通过清楚确切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关于领土声索方面的想法,中国可以减少地区各国对其行动的焦虑。

中日在东海争 议领土(中方称 “钓鱼岛”,日方称 “尖阁列岛”)的航拍照片。 路透社
中日在东海争议领土(中方称“钓鱼岛”,日方称 “尖阁列岛”)的航拍照片。路透社

根据这一办法,中国可以表明其政策如何有助于地区的稳定、繁荣与合作。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行动如何帮助自己实现所宣称的目标,如果中国对此有明确的计划,那么就应当向印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阐明自己的理由。即便邻国不同意中国的看法,直奔主题也有助于相关各方增进相互理解,以有意义的方式来处理分歧。如果印亚太国家相互之间是在鸡同鸭讲,那么很重要的就是意识到这点并采取措施尽快加以纠正,以避免潜在冲突。

中国也可以采取更切实的步骤来表明自己的善意和维稳的意图。为凸显意义,这些步骤必须与地区所关切的问题直接相关。例如,中国应当提供其南海九段线的精确划线坐标,同时辅之以关于该主张(领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准确描述。这将有助于其他争议方清楚了解中国的主张,帮助减轻他们怕受到中国操控的担忧。

中国可以采取的另一步行动是冻结在南海的军事设施建设工程,这对中国来说更不容易做到。中国当前在南海进行的施工建设是地区不稳定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停止施工以展开对话,对平息各方紧张情绪大有帮助。此外,鉴于各方在南海的主权声索具有重叠特性,故外交对话可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展开。这样相关各方也有机会以互动且有效的方式交换看法。

保持言行一致

中国口中所说和实际所做之间存在差异,这种言行不一正导致印亚太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中国声称将追求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但其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行动似乎有损于这些目标。

也许中国制定有协调一致的计划,并相信借助这一计划这些看似矛盾之处最后都能和谐解决,但除非她将计划展示给地区各国看,否则本地区将继续走向不安与动荡。如果中国不能消除邻国在政治与安全方面的担忧,那么她在经济、政治和安全上的抱负都将落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Back to top button